给学区“慢生长”留点儿时间

首页 > 教育新闻 > 新闻阅读存档/2016-09-13 / 加入收藏 / 阅读 [打印]
合肥市芙蓉小学的学生们向其他学区的小朋友们演示机器人。新华社发

    学区制是当下区域教育资源均衡配置的重要形式。这个“加法”如何做,并不简单。怎样实现1+1>2,怎样快速提升学区质量?让我们听一听大家怎么说——

    近几年,教育部以学区化办学为核心集中出台了一系列的具体措施。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纷纷建立学区,但学区并不能在一夜之间解决所有难题。

    一个从“薄”到“厚”的过程

    学区的形式在我国虽然已有较长时间,但学区化办学的正式试行和作为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有效政策,是在2014年被明确的。以教育均衡为目的的学区化办学,并不是削峰填谷、杀富济贫,不是对资源的简单重新切分,而是一个优质资源的效应不断扩大和重组、生长的市场培育过程。

    资源的培植可能会经历优质资源与一般资源甚至薄弱资源的结合、带动及生长,因此教育发展不均直至均衡状态的实现需要一个过程,甚至要经历一个比较长的历史时期。

    当前,有限的优质资源,与人们日益膨胀的需求比例失衡,形成巨大反差,资源整合在短期内会形成看似优质资源被摊薄的表象,如名校带动薄弱学校的发展,名校名师势必要面临教学对象中数量的增多、工作形态的各种变化、工作环境更加复杂等问题。与之前单一的教育环境相比,教育效率看似是受到了“影响”。

    但经历了一定时间后,优质资源得到充分培育,当资源在纵向层次上没有过高的区分度,而只是横向类别的差异时,当前这种现象会逐渐消失。优质资源扩张和生长的途径是怎样的?资源形态的自主性和结构的秩序性是当下亟需调整和重建的关键。

    一次回归主体的实践

    学区化办学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政策格局设计,是为了还原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将学校培育成整合各派力量和各种资源的主体。内化到学区各种资源元素中,则需要学校本身、教师、学生、社区等资源的自主管理。

    学区化办学的实质是管理思路、管理体制的一次改革,是由科层制到扁平化治理结构的改变,核心是要调动和发挥学校和教师的自主性。在解放各种资源的过程中,激发人力资源的活力,实现教师的自主是问题梳理的落脚点。

    无论是学区化办学中秩序的建立,还是整体性管理思维的践行,在价值层面呼唤的都是人的自主,并且为人的自主创设客观条件。学区内部秩序的建立是自由选择的前提,而教师作为人力资源的有序流动则是自由选择权实现的保障。表现在教师身上,就是使教师从一个被动的行政命令接受者转化为一个拥有自主选择权的主动建设者、资源辐射者。

    学区的合力不仅是校内各种人力资源的整合,更是学校与家庭、社区、社会各种资源的整合和利用。只有这样,实质性的合作和真正的资源共享才能成为可能。

    一种聚焦专业的成长

    在一个关于名校与一般学校教师发展调查的比较中提到,“名校相较于一般学校,具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制度。名校教师之间的同级竞争相对缓和,职场关系相对融洽,并且具有阶段性和秩序性,同级竞争的良好结构已经形成。”“而在一般学校中,不同职称教师之间的同级竞争无明显差异。”

    在教师资源交流中,除了我们通常认为的被交流地区或学校待遇差、环境恶劣等,还存在着更深层次的制度上的选择和考量,即教师更愿意选择一个相对公正的制度系统和相对有序的发展环境。也就是说,教师是否愿意选择交流取决于教师的工作或竞争是否建立在一个良好的秩序上。

    教师在学区化的交流中能“交换”到什么,最重要的应该不仅仅是暂时的物质利益,而是教师自身发展的环境与可能。在长期的交流中,教师可以构建出自我发展的良好秩序,最终形成自我发展的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

    教师在具有良好阶段性和秩序性设计的学区中不断交流和晋级,使得他们具有越来越丰富的教学和专业脉络,提升解决各种不同教学情况的能力,提高其实践和理论的层次性,这本身就是一种专业化形成的过程。

    (作者单位:中国教科院报刊中心)